趨膚效應原理及對電纜載流量的影響
- 瀏覽次數:25318次
- 發布時間:2015/5/25 16:25:05
- 作者:cls_yinhe
一什么是趨膚效應
“趨膚效應”又叫“集膚效應”,是交變電流在導體中傳輸時,電子聚集于導體表層,而非均勻于導體中傳輸。趨膚效應對電纜載流量影響與電流的頻率和導體的截面形狀有關。
二趨膚效應簡介
圖1-1趨膚效應電荷分布圖
直流電流流過導體時,電流在導體的載流截面上是均勻分布的,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即是所謂的直流電阻。直流不會產生趨膚效應。
交流電流流過導體時,電流方向是交替變化的,電流在導體中所產生的交變磁場對電荷的推斥作用力,迫使電流電荷向導體的表面集中,使得導體的實際有效載流面積減小。
三趨膚深度
電流離開導體載流面中心向表面集中的程度,可以用趨膚效應深度來衡量。
趨膚效應深度可以表達為:
式中,f是電流的頻率(Hz), k 是常數:
式中
μr -- 導體材料的相對導磁率(銅和其他非磁材料 μr = 1)
ρ -- 導體材料的電阻率
ρc -- 銅材的電阻率(20℃時,ρc = 0.01749Ω-m/1mm2)
對銅而言,k = 1 。
由上可知,導線的電阻和材料的電阻率(ρ),導線的長度( L),有效載流截面面積( S ),所傳送電流的頻率( f ),以及導體的自身溫度( T )有關。
趨膚效應的定量分析
交流電流所引起電流趨膚效應,其電流集中在沿表面向內的一個圓環形區,環形的外沿是導線的外周,環形的寬度為趨膚效應的深度(注意,當趨膚深度大于導線半徑時,計算無意義)。
圓環形的面積可用下式計算:
式中
Sf -- 趨膚效應載流環形的面積( mm2 )
D -- 圓線的直徑( mm )
d -- 趨膚效應深度( mm )
k -- 常數( 同前 )
f -- 電流頻率( Hz )
圖1-2 圓形導線趨膚深度小于半徑時的電流分布
一般情況下,認為電流在此由趨膚效應形成的環形內是基本均勻分布的,則導線的電阻為:
例如,對直徑D=1.2mm,長度L=10m,電流頻率 f = 50kHz的圓銅線,其在20℃時的交流趨膚高頻電阻為:
趨膚效應與電流頻率緊密相關。當圓銅線上通過一組不同頻率的電流時,每組電流的損耗和總損耗的計算如下:
導線直徑D: 3.20 mm
并聯的股數N: 2
每根線的長度L:20.00m
可以看到,隨著頻率的提升,總實效載流面積將會隨之降低。
在銅質導線中,趨膚深度和頻率的關系大致如下:
頻率(Hz) |
60 |
1,000 |
3,000 |
5,000 |
10,000 |
20,000 |
50,000 |
100,000 |
趨膚深度(mm) |
8.5 |
2.09 |
1.206 |
0.935 |
0.661 |
0.467 |
0.296 |
0.209 |
四降低趨膚效應的措施
對于既定的電信號,降低趨膚效應有三種針對措施:
1、用扁狀導線
2、用多股細線并聯
3、用管狀導體
4、外鍍高導電材料
這些方式都能在同等用材下最大限度降低趨膚效應,提升載流量。
五趨膚效應案例
利茲線采用將多條金屬導線相互纏繞的方法,使得電磁場能夠比較均勻地分布,這樣各導線上的電流分布就會較為平均。使用利茲線后,產生顯著趨膚效應的頻率可以從數千赫茲提高到數兆赫茲。利茲線一般應用在高頻交流電的傳輸中,可以同時減緩趨膚效應和鄰近效應。
高電壓大電流的架空電力線路通常使用鋼芯鋁絞線,這樣能使鋁質部分的工作部分溫度降低,減低電阻率,并且由于趨膚效應,電阻率較大的鋼芯上承載極少的電流,因而無關緊要。
將實心導線換成空心導線管,中間補上絕緣材料的方法,這樣可以減輕導線的重量。
在傳輸的頻率在甚高頻或微波級別時,一般會使用鍍銀(已知的除超導體外最好的導體)的導線,因為這時趨膚深度如此之淺,以至于更厚的銀層已經是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