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0日是第24個“世界計量日”。本屆世界計量日主題為“Measurements supporting the global food system”;即“測量支撐全球糧食體系”。
我國是糧食大國,數千年文明里,糧食不僅延續(xù)著人民的生命,還作為一種特殊商品流通于市,如交租、納稅、買賣、易物、支付報酬,這些場景大多是以糧食作為折算,進而衍生出了一系列計量器具。
《漢書·律歷志上》有言:“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黃鐘之龠,用度數審其容,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實其龠,以井水準其概。合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斗,十斗為斛,而五量嘉矣。”
還有一種我們常聽聞的古代計量單位“石”,基本等同是“斛”:正如白居易在《觀刈麥》所言:“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但這種規(guī)模的計量單位,基本僅在上層階級所用;對于百姓而言,絕大部分用斗、升,故平民百姓稱呼為“斗升小民”。意為家里存糧不多。
在明朝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實施之前,糧食不僅是食物,更是封建社會納稅、交易的特殊商品,從善者:“其收賦稅于民以小斗受之,其稟予民以大斗,行陰德于民。”;為惡者“大斗進小斗出,淋尖踢斛”。故對于百姓來說,斗升的誤差,不止是容量的誤差,更是能否有糧吃,能否活下去的誤差,是生或死的差別。
如今,我們或許不再為糧食所困,也擁有了更精準的計量方式,這是先賢們不斷進取、探索的結果。
計量從來不是冰冷的數值,是公平、也是信任、更是民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不僅是先賢前赴后繼的信仰,在新時代的解讀中,也是當前計量人的不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