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實驗室認可使用組織(ILAC)的前身是1977年產生的國際實驗室認可大會(International Laboratory Accreditation Conference,ILAC),其宗旨是通過提高對獲認可實驗室出具的檢測和校準結果的接受程度,以便在促進國際貿易方面建立國際合作。1996年ILAC成為一個正式的國際組織,其目標是在能夠履行這項宗旨的認可機構間建立一個相互承認協議網絡。ILAC互認協議的產生是22年努力工作的結晶。ILAC目前有100多名成員,分為正式成員、協作成員、區域合作組織和相關組織等。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L)于2001年1月31日與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ILAC)簽署了多邊相互承認協議“ILAC-MRA”(ILAC Mutual Recognition Arrangement ),并于2005年1月獲得了ILAC批準使用ILAC-MRA國際互認標志的許可,這表明經過CNAL認可的檢測實驗室出具檢測報告使用CNAL標志的同時也可使用ILAC-MRA標志。 ILAC互認協議建立了實驗室認可機構之間的信任和他們彼此從事實驗室認可的能力的信任。這種信任有助于各國之間接受獲認可實驗室出具的檢測和校準結果。這最終有助于減少一些領域的貿易技術堡壘。ILAC互認協議,為實現產品“一次檢測全球承認”的目標奠定了基礎。
1977年最早于年以會議形式開始運作,旨在透過推廣對認可的測試及校準結果的接受來發展國際合作、促進貿易。
1996年于年完成法人化,以認可機構間互認協議網絡的建立為其憲章ILAC協議系由多年的密集努力集合而成,愈來愈多的實驗室認可機構簽署了多邊互認協議以推廣認可的測試和校準數據的接受。
2002年ILAC共有來自于全球28個經濟體的36個實驗室認可機構的正會員假華盛頓特區簽署了一份多邊互認協議(即ILAC協議),以提倡對出口貨品的技術性測試及校準數據的接受,本協議于2001年1月31日正式生效,并于2012年10月擴大范圍以包括檢查機構的認可。
2006年,包括我國在內的54個實驗室認可機構成為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的正式成員,并簽署了多邊互認協議,為逐步結束國際貿易中重復檢測的歷史,實現產品“一次檢測、全球承認”的目標奠定了基礎。